如何做好建筑外墻的防水工作?本文簡要介紹了外墻防水的方法,希望引起更多的關注。
1,外墻防水包括墻體和接縫結構的整體防水。外墻防水應具有防止雨水、雪水侵入墻體的基本功能,并應具有抗凍融、耐高低溫、抗風荷載等性能。外墻防水一般分為外墻整體防水和接縫結構防水。眾所周知,接縫結構防水是用一種結構形式堵住水通道,防止水侵入室內。常用措施有女兒墻、陽臺、門窗、穿墻施工、外墻隔斷、變形縫防水等。
2,外墻防水材料的選擇是采用外墻防水材料,這是雨區工程或需要進行外墻防水的地方的一項特殊措施。采用防水材料封堵水通道或減緩雨水滲透速度,防水或增強防滲能力。外墻防水材料一般分為剛性防水材料、柔性防水材料、憎水材料、密封材料和防水透氣膜。剛性材料有各種防水砂漿和聚合物水泥防水漿,柔性防水材料有聚氨酯防水涂料、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等。
整體防水無外保溫墻:1.使用涂料飾面時,防水層應在找平層和涂料飾面層之間,防水層應為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或普通防水砂漿;使用砌塊飾面時,防水層應位于砌塊材料的找平層和粘結層之間,并采用防水層。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或普通防水砂漿;
外保溫外墻:1.采用涂料或砌塊裝飾時,防水層應在保溫層與墻基之間,防水層可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或普通防水砂漿制作;砂漿防水層可加耐堿玻璃纖維網布。并用錨栓固定在結構墻內。
3,砂漿防水層應保留隔墻縫,隔墻縫應設置在墻體結構中不同材料的交接處。水平隔墻縫應與窗戶上下邊緣齊平;垂直隔墻縫不大于6.00米,并與門窗框兩側對齊。格縫寬度8-10mm,縫內采用密封材料進行密封處理。
4,有地下室的,層應與地下室防水層重疊。
5,防水層的最低厚度須符合附表:
二。節點構造防水
1.建筑外立面節點配置防水設計應該包括門窗洞口,遮陽棚,陽臺,關節變形,延伸外壁管,剪接位點封蓋護欄,壁預埋件,預制防水設計。
2,建筑物外墻防水層應設置在臨水面上。
3,不同材質的接縫應采用不小于150mm/邊的耐堿玻璃纖維網格布進行處理。
4,外墻防水層應延伸至門窗框架,防水層及門窗框架應預留密封材料;門窗框架與墻面之間的間隙應用聚合物水泥砂漿或發泡聚氨酯填充;門窗內襯的外口應用作滴水水線;外窗口應設置不小于5%的外部排水坡度。
5,要排水斜率的外部的雨篷不小于1%時,滴線應沿外開口進行;遮陽篷防水層應該是連續的,并且結的外部;遮陽篷防水層應該轉向外分機端口滴水線;均應口
6,提供陽臺排水坡度不小于1%時,應水落口周邊留罐填充,密封材料;在口中應在陽臺滴水線來完成。
7,穿過外墻的管道應采用套管。套管內高外低,坡度不小于5%。套管周圍應做防水密封處理。
8,護欄封蓋現澆鋼筋混凝土,頂壓力應該找到斜率,斜率不小于2%;當混凝土頂壓力,外部壓力防水層應延伸到滴注線的頂部部分的內側。 9.嵌入式應用四周外壁部件封閉緊密的密封材料,密封材料和墻面應該是連續的。
Feedback在線留言